新光證券3711日月光投控高殖利率股票推薦證券開戶平台

 

系統自動摘錄國內外經濟新聞,其新聞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

新聞01

MoneyDJ新聞 2022-11-15 09:39:19 記者 趙慶翔 報導敦泰(3545)、義隆(2458)相繼公開一次性打消存貨跌價損失,以及與晶圓代工廠解約、支付違約金之後,許多IC設計業者同業也默默表示,早已計畫在年底進行調整體質的計畫,畢竟在面對市況不明之際,打庫存、解約將是讓明年營運更加輕盈的策略。 首先,從庫存、現金方面來看,IC設計業者第3季的庫存水位大多到了頂峰,儘管和市場、客戶、晶圓代工廠持續的協調,但仍面對這樣的尷尬窘境,部分是因先前簽訂的長約LTA的影響,也部分是因晶圓代工廠規模大,談判能力有限影響彈性度。 不過,也有業內多數表示,和晶圓代工廠之間的協調後,第3季應是拉貨頂峰,第4季起開始拉貨量就會開始減少,力求讓庫存「少進多出」。 業者也大多強調現金流的問題,由於庫存水位高檔、資金週轉天數增加,加上IC設計業者大多沒有資產,像是土地或廠房,也讓銀行借貸上比較謹慎,另外,長約也可以從財報當中的預付費用及預付款、或者存出保證金等項度當中可略知一二。 因此,IC設計業者能否在這個庫存狀態上,維持帳上現金的健康水位,也是年底觀察的關鍵重點。 其二,和晶圓代工廠與晶圓代工廠會簽署長約的廠商,大多是在產業規模較大、具一定地位的廠商,或是在產能吃緊時,也想要大幅擴張市占率、大幅成長的廠商。 許多業者已經坦言長約的不可行性,像是聯詠(3434)第4季毛利率預估已將晶圓代工長約因素考慮在內,而敦泰也強調,和晶圓代工廠也協調合約的彈性度,像是從拉貨三年,延長成拉貨四年等措施,避免過多的違約金。 IC設計業者投片量大多下降之下,使得晶圓代工廠讓利、折讓策略不斷,畢竟中系同業大幅砍價3-4成以上,就是想要增加產能利用率,這讓台系廠商要確實的執行長約或者維持價格變成理想,這使得IC設計業者在針對長約談判上較具底氣,合約也變得更具彈性。 事實上,解約對於IC設計業者來說,成本更能有降低優勢,畢竟當時簽約價格大多高檔,市場價格也受到同業殺價競爭有壓,儘管尚未降到漲價前的水位,但也造成了毛利率持續回檔的壓力。 因此IC設計業者和晶圓代工廠解約之後,不僅是投片量可以減少鬆口氣,價格端也可以獲得當前晶圓代工廠釋出的讓利。 市場預期,在明年上半年高價庫存陸續去化、投片成本降低,大多可陸續反映到財報上,看到毛利率止跌訊號。 整體來看,IC設計業者在今年第4季財報上可能將是最壞狀況,包含認列違約金、打消呆滯庫存等都可能一次性認列在這季當中,讓明年的營運可以更加輕盈,力拼盡快恢復成長動能。 (圖片來源: 資料庫)

新聞02

台股估季、月線區間整理 工商時報 方歆婷 2022.08.27 圖/本報資料照片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美聯準會(Fed)主席鮑爾談話,左右全球投資情緒與資金動向,台股專家指出,在通膨未明顯降溫到目標區前,美緊縮貨幣政策不會改變,Fed 9月至少升息2碼,但有9月蘋果新品發表會助攻,預期下周台股將在月線及季線間整理,指數區間落在15,000~15,500點。 外資26日再買超34.86億元,投信買超21.09億元、連46買、續創史上最長連買紀錄,推升加權指數上漲78點,收在15,278點,因解封概念股雙指標華航及長榮航爆量大漲,帶動台股成交值擴增至2,146.5億元。 投信本周買超76.26億元,已連續第十周站在買方,反觀外資則連續第四周賣超,且賣超再擴大至369.89億元;三大法人周賣超313.15億元。台股也終止周線連八紅紀錄,周跌130.34點。 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表示,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年增率觸頂向下,一度讓市場對Fed升息速度放緩燃起樂觀情緒。但從近期Fed官員談話可嗅出,在通膨未明顯降溫到目標區前,貨幣政策緊縮不會改變,美股三大指數從接近年線的位置拉回,但仍守住半年線。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,無論Fed 9月是升息2碼或3碼,台股在這波反彈下,評價面也隨之回升。但實際上,企業將開始下修獲利預期,讓股價重新定錨,且明年企業獲利方向為成長或衰退,現階段仍不明朗,但中長期市場仍關注這個方向。 鄭文賢表示,台股加權指數從接近15,500點拉回,指數在月線獲得支撐。美股進入整理,台股也進入量縮整理格局,預期台股下周繼續在月線及季線整理,預估指數區間在15,000~15,500。指數整理期間,仍以中小型股、業績成長股、低檔的跌深股為盤面重心,不論是電子、傳產或生技,都有輪動的機會。 PGIM保德信科技島基金經理人孫傳恕則指出,除了央行年會,目前市場剛好處於訊息空窗期,而最具題材、9月即將舉辦發表會推出新品的蘋果供應鏈,在銷售展望看升帶動下,成為近期的盤面焦點族群,市場特別關注iPhone 14銷售情況,首批備貨量有望達9,000萬台,且高階機種無懼下半年消費性電子產品銷售動能疲軟影響,售價有機會調漲10%~15%,對照非蘋陣營智慧裝置銷量下滑,更增添蘋概股投資熱度。 聯準會台股通膨FedCPI總編輯精選iPhone 14

新聞03

黃蔭基:台股明年獲利25%可期 工商時報 魏喬怡 2022.12.07 圖/本報資料照片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永豐金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6日指出,2023年可望走2020年疫情期間模式:經濟衰退、但股市走高,現階段台股投資兩大心法是「有股不要賣、沒股可再等待」,明年第一季可擇低點進場、第四季選高點賣出,台股大盤指數區間在13,200點至16,600點,因此若操作得宜,25%獲利可期。 黃蔭基表示,台股2022年迄今重挫3成,由股價淨值比、市值與GDP比來看,現PE才十倍,已經來到低點,尤其是股息殖利率已高達5%,投資價值浮現。 他分析,明年只有資金面不利,美國聯準會預估會升息至5%,但基本面、技術面、政治面都有利台股,基本面來說,台灣2023年GDP預估逐季向上、技術面來看跌了5,000點已跌深,政治面來看俄烏戰爭影響鈍化。 就技術面看,黃蔭基分析,過去大波段空頭在20個月左右結束,因此研判此波空頭終結時點會落在「2023年初」;以M1B與M2年增率走勢觀察,此次收縮應會在今年底結束,因此台股走出陰霾時點不遠。預期股市會在第一季落底,企業獲利漸漸邁入正常軌道,第四季高點上看16,600。 但黃蔭基也指出,2023年要留意E、F、G三道烏雲。首先是歐洲能源危機(Energy Crisis),受到俄羅斯天然氣斷供的影響,歐洲若未能找到足夠的能源替代方案,明年底可能再面臨能源短缺危機。 其次是金融風險(Financial Risk),留意美債流動性緊張、BOJ寬鬆政策轉向、及大陸金融機構房地產曝險。最後是地緣政治緊張(Geopolitical Tensions),除俄烏戰事可能延長,中美晶片戰越演越烈,亦將持續考驗台廠應變能力。 投資台股晨間報

2748雲品2023存股推薦dcard, 2023仁寶台股存股推薦ptt, 2903遠百新手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

OPEN445RE115EF5EE

 


9946三發地產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dcard 5225東科-KY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上海證券:首予協鑫科技(03800)“買入”評級 叁重優勢構築核心競爭力4912聯德控股-KY新手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 2415錩新台股2023存股推薦ptt 《DJ在線》益鈞今登戰略新板,挖掘環保潛力新星

 

arrow
arrow

    s66yhfs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